王国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友,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学科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协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着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环境设计的人文影响力营造研究,坚持以“艺术”为核心,强调“博物馆化”的环境设计思想,专注建构人居“环境”与人的“心境”双境合一的特色研究方向。
题记:他是“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最佳创意奖”、中国环境艺术奖(设计类)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诸多国家级大奖获得者;他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优秀校友,艺术设计生涯起源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992年参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培训,追逐大学梦,1994至1996年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求学;他设计的“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通过“三友好”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思想,将“城景”、“河景”、“桥景”有机融合,即将成为北京的新地标;他凭借“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一举夺取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银奖。《山东工艺美院报》记者拨打了王国彬教授的电话,电话响了几十秒没有接通,便“胆怯”地加了王国彬教授的微信,“胆怯”这位全国知名的设计大师拒绝采访。“您客气了!我也是山工艺校友,随时沟通!”收到王国彬教授的回复,记者的“胆怯”之心荡然无存,拉开了采访帷幕。
记者:您设计的“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都说您设计的这座桥是展现了“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也是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此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得银奖,更是体现了您的设计代表了社会的主流意识和审美评判。请您介绍一下此作品的基本情况,谈谈作品的创作思路与创作过程。
王国彬:“千荷泻露”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未来将是北京的新地标。通过构建“三友好”的设计策略,实现了“城桥友好”的“城景”、“河桥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桥友好”的“桥景”三景合一的副中心特色城市意象,实现了桥梁与环境的“锚固”,即“桥以其方式把天、地、神、人聚集于自身”。本案作为首例将frp材料3d打印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桥梁的项目,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在建设完成之初,千荷泻露桥已经凭借其极具未来感的设计赢得人们对北京副中心建设品质的肯定与未来发展的无限期许。
“桥让大地聚集为河流四周的风景”,“千荷泻露”桥梁是中国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标志,全长360余米,2018年完工,预计近期通车。桥梁创意的艺术灵感来源于设计师现场踏勘时所看到荷塘中露珠从荷叶边上滴落的景致,故命名为“千荷泻露”,大桥多曲面的艺术造型犹如片片荷叶,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
桥梁不仅是交通建筑,而且是富于浪漫气息的城市生活空间。每一座桥梁都是融汇美丽与实用的桥梁艺术品,而桥梁群整体更是城市魅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通过“三友好”桥梁设计策略的实践,积极探索如何使桥梁成为土地混合使用、提升公共空间质量、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节点,力求能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动态平衡,从而最终实现从“友好型”桥梁到“友好型”城市,最终到“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记者:请您回忆一下在母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生活情况。在母校的学习对您的设计事业有何影响?
王国彬:我是山东省淄博市人,而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第二故乡”的来源,就是源于我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我艺术设计生涯的启蒙地。我大概在五年级左右,开始学习美术,学习美术的原因其实挺简单的,基本上就是好“玩”,而且老有人夸奖。1992年,我来到了山东工艺美院举办的美术培训班,开始了系统的考前培训,从而开始了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缘分。从那个时候开始,考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变成了我的一个最大的梦想。没想到的是,我在以后的考试中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失之交臂。幸运的是,大概在九四年到九六年,我参加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成人继续教育,读装潢专业。我才第一次真正地知道了什么叫做设计。在学习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图案、立体构成等设计基础课,还接触到超级写实、字体设计、样本设计、版式设计等。还第一次接触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比较前瞻性的课程。
我很珍惜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学习时光。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的早操要爬千佛山。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中,跟很多的老师有了不解之缘,也变成了熟人和朋友。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跟很多老师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到老师家里吃饭等等。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会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直到自己当老师后才理解:老师的一言一行是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这么说,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是我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就埋下了这么一颗种子吧!
同时因生活需要,对环境艺术设计又做了相应的一些了解。当时,中国的环境设计专业还处在一个手绘表现装饰装修的状态。那个时候,会画一副漂亮的效果图,就是一个环境设计师了!正是由于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这段学习经历,使我的专业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1997年,我又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后续的学习中,对环境设计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其实,相关的设计基础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时期就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为我后来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
记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了此次全国美展艺术设计展区,您的作品在此展区进行了展出,您对全国美展展区首次由艺术院校独立承办作何评价?
王国彬:我个人感觉高校承办全国美展是非常成功的。这么说有双层含义:首先,从展览本身来讲是很成功的,因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有自己独立的美术馆,有自己的展览展示系统。另外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在高校举办这种展览很容易把教学与创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我们的设计未来——也就是我们的学生,专业的促进和提高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记者:学校立足地方院校实际,提出了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实践能力”的多层次“创新型应用设计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您不仅是杰出的设计师,还是优秀的教育“园丁”。请您谈一下,对母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您对母校今后的人才培养有何建议和期许?
王国彬:对于母校的设计教育,我觉得到现在为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经成为山东最好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如果让我提一点点建议的话,就是作为一个地方的设计院校,应更广泛地跟全国的院校进行教育及学术交流,加深国际化交流的纵深化。
记者:前不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参与主办了“美育赋能——全国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您荣归母校,主持了“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研讨会分论坛”,并参观了母校,您对毕业后母校的发展有何感想?
王国彬:对于母校的发展,我的感想是希望母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坚持潘鲁生院长主导的中国民艺方面的特色,更好地发扬光大,实现对其他相关设计专业的渗透与影响,完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记者:今年上半年,“新时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术论坛暨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2019年工作会议”在您就职的北京工业大学举办,作为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秘书长,您站在了学术界发展潮流的最前沿,主持了系列学术论坛。您认为,新时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高等艺术院校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发展趋势?您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有何建议?
王国彬:新的时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面临巨大的困境,我认为具体表现为:时代发展困惑(专业挤压)、专业核心的缺失(所有交叉专业的困惑)、理论体系的缺失(应用性专业,不重视理论)、中国特色的缺失(西方方法论)。未来的学科可能越来越模糊,我们国家乃至全球的大学都在对早期包豪斯所提出的观念进行再梳理。从国外大学的专业设置来看,就连“专业”或者“学科”这两个来自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词,对现在来说都未必适用了,所以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式,来加强理论系统的完善。
记者:很多在校生会觉得环境和艺术的平衡是很难的,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您在设计过程中是怎么做好有机融合的?请您对母校相关专业的学弟学妹提出指导性建议。
王国彬:我觉得环境与艺术的平衡问题,其实是要确定哪个是核心的问题。现在的艺术与设计也正在逐渐分离,很多搞设计的并不是学艺术的,所以首先要确认的是每个学校相关学科的核心和优势,这样反而能在特色中达到一种均衡。如果是艺术生,那就应该凸显艺术特征,毕竟所谓的平衡问题会被专业分工所弥补与解决。我个人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融合的:一、加强回归艺术学科本质的研究;二、加强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研究;三、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探索深层需求的可能性研究;四、对优秀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的梳理研究;五、探索以“问题解决”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研究。
采访后记:由于王国彬教授正在外地出差,不便接受电话采访,采访便以书面形式进行。采访当天下午2点,记者提交了书面采访提纲,说明了收稿日期。王国彬教授回复:“我现在外地,估计得晚一天给你”。令人惊讶的是,下午5点,王国彬教授便由于飞机误点,在候机厅完成了书面采访“任务”,并谦虚地请记者修正。这是我记者生涯中完成得最快的一次专访。采访中,王国彬教授回忆在母校的学习经历,用多个“第一次”,表达了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之心。“其实相关的设计的基础基本上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就已经完成了,为我后来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已经成为山东最好的艺术设计教育机构。”都表达了王国彬教授和众多山工艺校友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祝愿。
银奖《“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